JDB电子
校园要闻
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人物风采
校史钩沉
24小时图集
校园影像
<
>
学校要闻
新闻快讯
媒体报道
人物风采
校史钩沉
24小时图集
校园文化
电子校报
在线投稿
JDB电子
校史钩沉
09-22
2019
裘劭恒:我的回忆与希望
05-09
2019
在迎接上海外贸学院三十周年校庆之际,看到我院在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欣喜万分,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下面两件难忘的事。1961年我来到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当时,组织上急需培养一批调自内贸的在职干部成为外贸的外销员和翻译人才,院领导对我说:“这个班交给你,不论你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方法,我们都支持你,信任你。”领导的信托和教职的使命感,使我倍增勇气和信息。我思虑再三,决定改变旧的教学方式。针对本班学员英语基础差、学习上却又顽强刻苦的实际,我一开头就从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出发,紧密联系外贸业务,以进出口业务上的各个环节为内容,自己编写了一套以外贸业务对话为形式的分课英语教材,因材施教;并在班上分小组同时操练,循环辅导,使他们学得深,操练多,提高快,效果好。学员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深深的感动了我。为了赶写教材,我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当传来学员们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实习能用英语顺利地与外商洽谈业务的消息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现在,他们有的已担任公司领导,有的已成为业务骨干,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为发展外贸事业、支援四化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1985年,改革开放
阅读更多>>
04-03
2019
04-02
2019
04-01
2019
12-31
2018
周汉民教授在纪念汪尧田教授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14
2018
尊敬的老校长王新奎教授,校党委书记殷耀教授、霍建国院长、各位领导、汪老的亲属汪加女士、汪明女士、汪成先生,在座各位,我非常激动,举目望去,我们今天有在座的许多是汪教授的战友、同事、合作者和学生。今天,不提他们的名字我认为是不应当的,让我一一介绍。我们有来自复旦大学,今年已经85岁的董世忠教授;有来自海关专科学校的许志强教授;有我们外贸学院始终追随汪老思想前行的高永富教授、沈大勇教授;有我们当时外经贸委李牧处长;还有汪老在外贸学院带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于申教授;当时上海知名杂志《JDB电子贸易》的主编陈海燕先生。今天来到这个会场,恍若40年前、30年前历史的重现,我们纪念汪老冥寿100周年其实用三句古语就可以概括他波澜壮阔、孜孜以求、永远不朽的人生。第一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一段历史,王新奎校长讲得清清楚楚,不用我赘述。我们JDB电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尽管有历史行将60年,但真正的复校、发展、壮大直至今日其实也就是40年时间。1978年就在改革开放的元年,上海外贸学院复院,我成为复院第一届本科生,来到一个完完全全知识荒芜的校园。当时的校园条件教材就是油印的,我们的
阅读更多>>
王新奎教授在纪念汪尧田教授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14
2018
今天我的心情很激动,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举办纪念汪老诞辰100周年活动,同时还有汪老的铜像揭幕仪式,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第一次见到汪老是在1979年的下半年。当时我在复旦大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我们研究生班有门叫JDB电子贸易理论的课程就是汪尧田教授讲授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汪老。1982年到外贸学院工作以后,我一直受教于汪老。当时他担任JDB电子贸易研究所所长,那时我们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研究所设在当时的9号楼,我们一起在9号楼工作。后来我们一起研究我国的复关和入世。在我记忆中,我从1986年开始每年年初一,雷打不动9点半到10点到汪老家中拜访,坐一个小时后再到我的博士生导师陈老师家中拜访。从1986年到汪老2006年去世,年年如此。特别是最后汪老住院的时候,我多次去看望他。那时,他发着高烧,但是我去看他的时候,他还是很兴奋地和我谈WTO研究中心建设问题。那时离他过世也就只有两三天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怀念汪老,有件往事我想补充一下。汪老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他对我国复关和入世所作的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有一件事情值得述说讲述,希望今后整理汪老生平的时候记录一下。当时,外贸学院有一门必修课
阅读更多>>
10-16
2018
10-01
2018
10-01
2018
10-01
2018
10-01
2018
每页
20
记录
总共
1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
跳转到